历史选用人才典故: 重视人才的历史故事

中华历史故事 历史趣闻 2023-12-12 11:00:58

历史上重用人才例子

1、秦孝公用商鞅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2、唐太宗重用魏征 有一次唐太宗得一宝鸟,甚为欢喜。正玩耍间,闻侍者报魏大人求见,忙把鸟藏在袖间,宣魏进殿。魏征一进来就滔滔不绝,唐太宗担心把鸟闷坏了,心神不定,结果被魏察觉。

3、刘备 刘备在选人上不求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挡一面。诸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孔明出山,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

4、重用人才的例子: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令其进行改革,发展经济,成为五霸之首。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商鞅变法,取得巨大成效,为秦国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5、(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历史选用人才典故: 重视人才的历史故事

雀屏中选的典故

1、雀屏中选是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具体来说是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段故事。这个典故主要描述了李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故事。下面将根据不同的标题,来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2、69年,西德社会民主党赢得大选,勃兰特当选总理。谦逊与勤快的纪尧姆,雀屏中选,成为总理的政治助理。

3、《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4、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典故,叫做雀屏中选。这个典故,源自于唐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李渊年少之时,北周大将窦毅,曾经公开为自己的女儿窦氏选婿。窦家是当时的大族,消息传出之后,前来求婚的足有数十人。

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曹操与许攸 :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投往曹操,曹操对袁绍倒履相迎,许攸向曹操献计先断袁绍乌巢之粮,致使袁绍败绩。曹操与关羽:曹操东征刘备,在下邳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夫人。曹操先拜关羽为偏将军,后封为汉寿亭侯。

彭越归汉 经过郦食其的劝说,彭越归降汉朝。可是,第一次拜见刘邦时,刘邦洗着脚接见了他。

结果齐桓公五次去拜访,终于见到了小臣。齐桓公正是由于具备这样一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所以才会有不计前嫌,果断任用管仲为相的举动,终于成为天下霸主。在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郭嘉。

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秦穆公重金迎接蹇叔,并封他为上大夫。【典故】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后汉书周举传》【释义】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就像刘备一样,不因此而鄙视诸葛亮,因而蜀汉皇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辉煌。假设刘备无礼节,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假设没有诸葛亮相助,刘备很难建立蜀汉政权。其实,“三顾茅庐”的背后,是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汉语成语。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