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地方历史典故(高平地方历史典故有哪些)

中华历史故事 历史趣闻 2023-12-14 00:31:06

关于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尧天舜日: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比喻因为帝王的英明统治让国家呈现盛世。(今山西永济)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假道灭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

草木皆兵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山西在古代战国的时候属于晋国,所以以历史作为简称。

高平地方历史典故(高平地方历史典故有哪些)

山西高平名人故事有什么?

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末清初高平伯方村人。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

其故事流传民间,成为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者之典型。关羽(?—— 219),三国时期刘备部将。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亡命奔涿郡,时刘备在乡里招合徒众,他与张飞往投,誓共生死。

古代山西历史名人故事篇1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

例如,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正定县高平村。拂晓,敌人开始进攻,群众已进入地道,民兵游击组、爆炸组利用地道工事监视敌人。

高平之战起因以及历史影响

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高平大战直接关系了后周的存亡兴衰。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县南的巴公原一带进行了一次关键性战役,史称高平之战,又称巴公原之战。此战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县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市高平市与泽州县交界处的巴公镇)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白起坑卒40万:长平之战是什么典故?

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败仗。赵括自以为得意,出兵追击。这时白起派出两支精兵包抄赵军的后路,将赵军切成两段。白起又派5000骑兵进攻赵军的阵地,赵军被分割包围,粮道也被切断。

就白起来说,之所以在秦国将领中不断升迁,也是因为其在伊阙之战、华阳之战等战役中持续剪灭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大军,以此获得了更高的爵位和地位。

鄙人浅见,坑杀降卒的举动,白起应该是请示过秦昭襄王的,或者跟秦昭襄王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命令,想来白起也不会擅作主张。

长平之战,秦军收拾赵军残骸 不少人对史记记载秦军坑杀40万赵降卒事表示怀疑。南宋朱熹就提出“长平坑杀四十万人,史迁言不足信。

白起下令坑杀投降的赵军。这就是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余万,秦国也损失了二十多万。多少忠骨长埋在长平。这场战争最可惜的该是赵括,纸上谈兵,第一次实战就碰上了杀神白起。